[ 来自 MBA 中国网手机版 ]
【MBA 中国网讯】在你查到考研初试成绩,院校分数线、国家线公布后,如果你的总分和单科分数都过了国家线,但是没有通过第一志愿学校的分数线,别以为自己落榜了,你也可以调剂到心仪的院校。
一、如果你不幸落榜了
那么你最先要做的事情是冷静下来并拿出下一步的选择方案。或者找工作,或者来年继续考你心仪的专业。如果是这两种,那么请不用再看下去,直接该干什么干什么吧 ;
如果选择调剂,那么第一步还是冷静下来,要知道调剂并不是一件可耻或者羞赧的事情,它只不过是在你第一步选择失败后的补救和修正——试问,人这一辈子都能一帆风顺么 ? 失败了一次就害怕面对第二次挑战,那么你失败的就不冤枉了。
二、如果你决定调剂
( 1 ) 申请原来所报院校、专业的破格录取。破格录取一般在公布了初试通过名单前后不久 ( 根据我的经验,不超过一周 ) ,针对的是总分足够高,专业课分数较高,只是公共课略差几分的同学 ( 且差的最好不要超过 5 分 ) 。许多 34 所和 211 的学校都是这么规定的。
如果达到了标准,那么请准备好:不少于一名导师 ( 一般都要两名 ) 的破格推荐 ; 报考学校研究生招生部门的签字批准 ( 有时候甚至要教学副校长的批准,这样的难度会更高一些 ) ; 以及破格费——通常是以 ” 数万元人民币 ” 作为单位的。申请破格如果成功,那么也就等于你通过了初试,可以去参加复试了 ;
( 2 ) 在申请破格的同时,调剂上还有两个最优的选择:即报考学校的校内调剂和你本科所在母校的同专业调剂。前者因为你的报考,学校也爱惜人才,不想浪费资源 ; 后者因为与你有特殊的感情,所以只要有机会,就能接受你的 ( 不过,既然是调剂,就要至少达到人家要求的分数线,这个不用我多说了吧 ) 。
因此,落榜后第一步就是同时 ( 记住,一定要同时,不要做完了一步再作下一步,时间不等人 ) 做以上的事情。并且如果走到下一步,也别忘了与报考院校和母校保持联系,不要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三、如果你申请破格录取失败
校外调剂。记住一个原则:别挑肥拣瘦,既想去好学校又想找好专业。一般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就自己拿主意。此外,有几点小经验:
( 1 ) 千万不要没有目标,在某些网站上发布消息 ” 任何学校任何专业 “,你指望有老师来顶礼膜拜并接走你这个任何地方都能去的 ” 旷世奇才 ” 么 ?
( 2 ) 别以为在网站上随便发个帖子,就能让人家来找你。你要主动一些,去搜集你中意的和可能接受你的院校,去他们的研究生网站,下载 ” 调剂申请表 ” ( 这个步骤至关重要 ! )
( 3 ) 多打电话给想要调剂的院校的招生办,并发动你的一切人际关系探听虚实。如果连打电话咨询的勇气都没有,那么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
( 4 ) 你的本科老师如果关系好,他手上会有不少好资源,装得可怜一点、上进一点,找他们帮帮忙吧 ;
( 5 ) 有些学校对外宣称没有调剂名额了,实际上都还有不少 ; 一来是准备自己人校内调剂的,二来是给一些有关系的人预备的。如果你有人脉,记得挖挖看。
( 6 ) 调剂申请可以同时申请多个,因此要广撒渔网。我去年是先地毯式搜索,找到了所有这个专业和类似的专业院校,列了一个 500 多名目的大单子 ; 再在其中选择可能开通调剂、或者有可能接受我的名单,也有几十个 ; 最后再给他们的招办一一打电话,不要害怕被拒绝,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几家表示可以开通调剂的,然后就是添申请表了 ~~ 同时,对于其余的院校,也要跟进,不能放弃。做到了这个苦功夫,才能从中选到最适合自己的。
调剂与股市一样,打得就是信息战——记住我这句话吧 !
( 7 ) 虽然国家没有明确提出,但院校是有等级的,也就是大家熟悉的:34 所 ( 一流 ) ,A 区,B 区,通常从上至下可以调剂,即报考的学校越好,你的成绩越好,调剂的希望就越大——这符合人之常情:谁不愿意要好学生呢 ? 而且不要在乎分数,34 所的同学们分数都不会太高,但老师们都明白:一所优秀学校的落榜考生,有的时候还比那些三流学校的尖子好呢……当然,这也不代表说其余学校的落榜同学就没机会了,只不过前者的希望更大一些——我调剂时,就凭这个拉下了两个 B 区的同学。
四、如果你挑中了中意的调剂专业、院校
去 ”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 就是报名的那个网站 ) 上,登记一下。并去调剂院校他们的研究生网页上,下载一份《调剂申请表》 ( 有的学校则没有,都是在网站上统一填了。但我的学校至今还有《申请表》的 ) ,照着填了以后,尽快寄给欲调剂学校的研招办 ( 为什么说是尽快,下文有叙述 ) 。填表过程中,你要注意如下事情:
( 1 ) 《调剂申请表》里都会有 ” 备注 ” 一栏,别添那些 ” 给我一次机会 “,” 我想深造 “,” 我喜欢贵校 ” 之类的假话、废话。要添
如下消息 ( 按重要程度排序如下 ) :本科期间是否在核心期刊或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 ( 无论第几作者 ) ; 是否省级、市级优秀学生、干部 ; 是否有过国家级奖学金 ; 本科毕业论文方向 ; 参加社会活动的评价或者权威认证 ; 是否党员或其他民主党派。
总之保持一个原则:学术第一,社会活动为副,力求在让你的《调剂申请》资本更加厚重一些。虽然这个程序在整个调剂中起到的作用不大,但也许关键时刻,会让你绝境逢生。
( 2 ) 寄出《调剂申请》 ( 或者网络登记 ) 一定要快,有些学校说 ” 根据分数排名,有多少人比你分数高 ” 等等,不要相信。我调剂的时候,成绩是最低的 ; 而且我也问过我们的研招办老师——受理调剂,首先看得是《调剂申请》的送达时间,其次看这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已到达先后为主,分数为辅。不知道其余院校是否这样,但我这里确实是。因此,不要吝啬钱,邮个平信,一周过去了,人家还等你 ?
五、如果你得到了申请调剂院校的准许,你要做得
是
( 1 ) 首先,电话联系,表示感谢 ; 并找找调剂院校导师,表达一下自己的优势和想要深造的愿望 ( 这些话在这里说就不是废话了,可见说话的方式、时机是一门艺术 ) ;
( 2 ) 其次,马上联系调剂院校的研招办,提出并催促对方寄出《调剂函》,《调剂函》这个东西可是太好了 ( 题外话 ) ! 见到了它,等于你成功了一半。所谓《调剂函》,就是调剂院校以 ” 第二志愿 ” 的名义,向你当初报考的第一志愿院校提出申请,调取你的档案、初试试卷、身份信息的公函。说白了,就是第二志愿学校发信去第一志愿学校,查一查你的成绩啊,考生信息啊,证件啊是不是真实的,省得被蒙了 ~ 记住,它是公函,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同学连《调剂函》和《调剂申请表》都分不清楚……
《调剂函》送出有两种方式:通常负责的、好一些的学校会有研招办出面寄《调剂函》,你所需要的只是等待和适当的催促。根据我的经验,一般 3~5 天就可以搞定,记住一定要天天催,语气不要太僵硬。
另一种不负责任的学校,会让你自己寄这种重要的公函,那么记住:此刻它就是你的命 ! 想要怎么保命,不用我多说吧 ? 自己行动快一些,并自己去催促你的第一志愿学校,学会做好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两所学校的沟通工作,这很重要 !
( 3 ) 最后,有研友反映说,具体学校不同,也可能不开《调剂函》,而是直接拿学生证或其它证件去研招办调信息。这个原理和《调剂函》是一样的。总之,必须要第二志愿学校以某种方式 ( 如开《调剂函》 ) 去第一志愿学校求证你的成绩、身份是否真实,这样调剂工作才十有八九差不多。口头上的允诺毕竟不如文书保险嘛 ~
六、如果《调剂函》作用成功
( 1 ) 首先,再次感谢两所院校相关负责人的帮助 ( 做人要厚道,要知理,即便此刻他们对你已经没用了,也仍要礼敬有加,这是一个研究生起码的素质 ) ; 并且联系第二志愿的导师,表达一下自己的优势和渴望深造的热情 ( 汗 ) ……
( 2 ) 调剂基本成功了,恭喜你准备复试吧 !
七、特别提醒
( 1 ) 破格录取可以是你的个别分数没有达到录取线,但只限第一志愿报考的学校 ; 其余的调剂,都要求你的总分和小分都达到录取分数线。因此没过线的同学不要研究调剂了。
( 2 ) 填写了《调剂申请》以后,肯定是要越快越好,越快,人家就越容易安排复试给你。
( 3 ) 《调剂函》或者身份证、学生证等手续必须要有,不管是发正式公文看你的成绩和信息,还是用身份证、准考证、学生证等证件进行报名确认,总之你是要给出一些证件的,千万不要以为人家口头答应你了就可以了。
( 4 ) 要是有多家院校愿意安排你复试,只要不冲突,你就都去看看。反正最后通过了调档案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不去的,这也就多了不少选择。
( 5 ) 调剂上,理工科比文科学生好办得多。因为文科专业少,分数普遍高,竞争太激烈。
八、结语
事实上,从某种角度来说,落榜调剂的经历比考研初试更能让人学会在逆境中击败那些曾经可能将你击到的厄运。在成为研究生的第一次专业课上,有位导师询问我们报考本专业的理由,轮到我说的时候,还没开口,竟然就有人在旁边插嘴——他是调剂的,没得选择。一时间弄的气氛很尴尬。而那位导师听后也生气了,他说:
调剂怎么了 ? 他落榜只是说明他在他当初那个群体里不是最优秀的,这也恰恰证明了如果你在如今这个群体里不够优秀,那么可能永远也看不到他。各位同学,我不是在对你们耳提面命,而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提供建议——不要嘲笑别人暂时的失败,除非你这一生永远没有失败。
这位导师的话,我相信我会记住一辈子。但后来选择研究方向的时候,因为处于就业考虑,我选择一个包分配的专业而没有选择他作为我的导师。算起来,应该是我没有追求吧……不过这依然并不妨碍我像敬重自己父亲一样敬重他。
不要嘲笑别人暂时的失败,除非你这一生永远没有失败。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就是不要害怕自己暂时的失败,除非你这一生都要在这种失败中停留。现在,我相信我自己已经从这个失败中走了出来,我在现在的群体中无论学术还是社会工作都是头筹。我知道了落榜是因为我在那个群体里不够优秀,但不代表我不能活得精彩。其实人生如行路,走不通的时候,转个弯,就能看到更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