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说,在科学上有成绩的人一定是有天赋,也就是那些每次考试几乎第一、考研一次通过,且读博一两年就毕业的学霸,否则能熬到本科毕业都不错了。

真的是这样吗?普通人靠努力、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也没有机会成功吗?难道“笨鸟先飞”只是一个口号?

不,命运的手掌里面还是有漏网之鱼的,现实生活中普通人逆袭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山东就曾有这样一个男孩,名叫薛其坤,他经历了考研3次读博7年,才最终有结果,至今发表物理相关论文330多篇,如今又有新突破。

就在今年的2月,薛其坤因为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而成为2020年度菲列兹·伦敦奖的获得者。他也是自1957年该奖设立以来,首个获得这一荣誉的中国科学家,第二个来自亚洲地区的科学家。

薛其坤为什么如此优秀?

或者有人还说,是因为他在物理方面有天赋,这也许不可否定,但是了解他之后,你就不会这么肯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优秀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苦熬出来的。

一、考研3次读博7年

1962年12月,薛其坤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一个农村的普通家庭。在1984年,他从山东大学光学系毕业,报考了哈工大的研究生,却因高数只考了39分,考研失败;后前往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任教。两年后,他又报考了中科院物理所,却又因为物理只考了39分,考研再次失败。

薛其坤承认自己不是那种特别聪明的人,但是面对失败,他从不放弃。25岁的那年,他第三次报考中科院物理所读研,终于获得考研成功。

硕士毕业的时候,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只好继续读博,到1994年才获得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如果是学霸,考研一次通过,拿到博士学位最多也就是3~4年时间。然而,薛其坤从读研开始到博士毕业,他共花了7年时间。大家说他是否有天赋?

二、把“7-11”带回国

1992年6月,薛其坤被导师推荐到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学习。他的日本导师樱井利夫要求,工作日不管刮风下雨必须早上7点到实验室,晚上11点离开。那时候,因为语言的不通、严苛的作息,让薛其坤感觉孤单,跟家人通电话,几乎要落泪。

他原以为熬两年博士毕业后就好了,可谁知在1994年,博士毕业了,他还要前往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工作,担任日本文部省教官、助手,一做便是7年。

时间改变了一个人,这让薛其坤养成了“7—11”的作息习惯。正是这样的坚持和忍耐,才让他在科研道路上慢慢有了成绩。

1999年,薛其坤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回国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的机会。

没想到,他还把在日本的工作习惯——“7-11”带回国,后来他不仅把“7-11”复制到周末,还在2005年把这个习惯带回了清华大学物理系,至今坚持了20多年。

在清华工作期间,他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响亮的名号–“7-11”教授。

三、苦心人,天不负

2005年,薛其坤到清华大学物理系工作,同年11月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副主任;2010年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

薛其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自旋电子学、拓扑绝缘量子态和低维超导电性等。

2013年,已经50岁的他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这一发现可以改变电子的运动轨迹,使其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一样有序,减少了中间阻碍,降低热量消耗率,加快运行速度;对普通大众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不用再担心手机或电脑发热、耗电快、运行慢的问题。

他还长期从事超薄膜材料和纳米结构的制备、表征及其物理性能研究,发现了薄膜热膨胀系数、功函数、超导转变温度等的量子振荡现象;而在开展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长研究中,他又发明了若干原子尺度精确控制生长技术,解决了异质外延生长纳米有序结构的难题。

几十年来,薛其坤解决了不少世界难题,目前,他仅发表SCI论文就330多篇,包括5篇Science,7篇Nature 子刊,2篇PNAS,31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被引用超过6100余次。

因为成绩显著,他获奖无数,最近几年还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2016年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北京市突出贡献中关村奖、复旦—中植科学奖;2020年度菲列兹·伦敦奖(被杨振宁称为诺贝尔奖级科研!)等奖项。

他还曾被评为2016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入选2019年“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而就在2020年11月,薛其坤出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成为该校建校十周年之际的第三任校长。

四、结语

回首1984年,薛其坤开始了考研3次读博7年的征程,当时就有不少人劝他放弃了继续深造的念头,好好找份工作,不曾想到自己苦熬多年后,人生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成为了材料物理学家、理学博士,35岁晋升教授,41岁当选中科院院士,50岁带领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回顾薛其坤的成长历程,我们看到他的成功并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他是靠坚持不放弃的信念,靠坚持不懈的奋斗,每周坚持“7—11”苦苦熬出来的。而这一切的煎熬,若不是他对物理带着浓厚的兴趣,谁能够坚持下来。只要不放弃,努力就有希望!

对于薛其坤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