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

很多人特别喜欢问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考研“上岸”,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会选择学校和专业的考生最容易取得成功。

在如今考研目的显得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之下,你保持足够的沉静,作出审慎的选择,尤其是要学会遵循三大原则,考研成功其实就有了一半。

先来看一个背景:如今的学生,考研目的变得越来越复杂。

对于本科学生来说,考研的策略选择相比高考时更为重要,这主要是由于考研与就业和日后晋升有特殊关联。考研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本应更能提高专业素养,在未来择业时处于更有优势对地位,但当下的考研目的却显得尤为复杂。

5年前,中国科技大学就对合肥市所有考研学生的考研动机进行过一次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学生考研动机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生就业优势的消失。

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技术浪潮使产业秩序呈波浪形不断发生调整,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技能体系不能切合本专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研究生成本的大量增加使他们的心理期待远高于本科学生,造成一部分硕士生在择业时存在特殊困难。而这些反映到考研上,表现为学生盲目扎堆,追求考取名校、名师,导致考研陷入“无序化竞争”。

面对复杂的现实情况,那么,你该遵循哪些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原则呢?

第一个原则:科研实力是优先考虑的选项,必须看重学科实力。

与本科阶段的基础性学习不同,研究生阶段更加关注科研,还有不少院校对于硕士生提出了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一所学校的科研水准,应该是考生在择校时优先考虑的因素。通常来说,名校的科研水准较高,但是这也同样意味着考研难度较高,这对于考生来讲似乎是个难题。

不错的学科如何寻找?如何评估一个院校的学科水准?

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学科评估结果。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中心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这也就意味着,该学科的真实水准,以及在全国的相对位置,都可以从中得到反映。

目前,你还可以看看2017年入选的“双一流学科”,你想报考的的学科是某所高校的国家“双一流学科”,尽管该校名气不大,它也值得你报考。

第二个原则:关注报考学校的发展前景,可以把眼光看得更远一点。

一所大学发展前景是中长期规划,难以短期实现。但作为一名有理想有志趣的青年,你有必要一步一步规划自己的未来。

你要关注所报院校心仪学科的发展前景,无论是准备求职还是继续攻读博士,硕士所在学科都将持续对自身施加影响力。选择学术梯队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才能实现长期良性互动。学术梯队合理,指的是科研人员老中青比例适宜,这样的学术梯队发展稳健。

你还可以看看该学科是否得到学校层面的大力支持,这也是学科发展不可或缺的保障。比如很多考生和家长并不看好的历史学,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多处于弱势地位。但仍然有一些院校,历史学科处于优势地位,名气并不是特别大的华中师范大学和云南大学等等,历史学科均有数十年的积累,不断涌现出知名大学校级领导干部,还有很多毕业生从事行政工作,也都晋升为厅部级领导,这对学科发展、争取资源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当然,你还也要关注院校所在城市的发展,尽量选择发展前景广阔的城市,有利于获取实习机会,累积工作经验。

第三个原则:挑选报考学校和专业,你切记不要好高骛远。

一是客观衡量自身条件。你本科阶段学业成绩如何?你是否获得各种学业奖学金?你还是否发表过相关学术论文?你有无参加过科研项目?这些都是考研的加分项,尤其在复试的时候,是能迅速抓人眼球的亮点。你如果自身科研表现并不是很亮眼,则推荐有一定实力的地方院校,而不是一窝蜂涌入一线城市的高校。

二是评估考试难度。你想报考的院校自主命题难度如何,你要查看清楚,很多高端高校在试卷中展现本校研究特色。还有一些名校是自主划线,英语线往往达到55分甚至更高,部分专业还需要60分及以上,这对于考英语一的考生来说,是一道不容易越过的门槛,每年均有不少专业课高分考生在英语面前失败。

三是考虑招生人数。为了提高命中率,你应优先选择招生人数较多的院校。

总之,“冷丝说人文教育”再次提醒你,选择学校和专业的这三大原则,你一定要好好考虑,这也是考研成功的第一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